本文目錄一覽:
- 1、臺風如何命名
- 2、臺風是如何命名的
- 3、臺風的名稱是怎樣命名的?
- 4、臺風名字怎么命名的
- 5、臺風怎么命名
- 6、臺風是怎么命名的?
臺風如何命名
國際上統一的臺風命名法是由熱帶氣旋形成并影響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后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大陸、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以便于各國人民防臺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臺風名稱中,每個國家和地區提出10個名字。
臺風的命名,多用“溫柔”的名字,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妮妲”為泰國的女士的名字。如茉莉、玫瑰等花名。一方面是期待臺風帶來的傷害能小些。一方面因為臺風的到來,會帶來充沛的雨水,很大程度上緩解當地的旱情,改變當地的高溫現象,并非徹底的“大兇大惡”。
臺風的命名類型
1、以花命名:韓國的百合、薔薇,越南的潭美,中國的杜鵑、海棠等。
2、以鳥命名:朝鮮的鴻雁、海鷗,韓國的飛燕、天鵝等。
3、以地名命名:香港的啟德、萬宜,越南的夏浪等。
4、以星座命名:主要是日本的天秤、摩羯等。
5、以神話人物命名:越南的“山神”,中國的“悟空”、“電母”等。
6、以女性名字命名:美國的瑪莉亞、柬埔寨的康妮、老撾的法茜等。
7、以水果命名:泰國的山竹、美國的海高斯(無花果)等。
8、魚與動物的:柬埔寨的達維(大象)、馬來西亞的塔巴(淡水魚)等等。
臺風是如何命名的
臺風命名規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臺風的名字是由其形成并影響的周邊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提供10個名字,將140個名字制定為一個命名表,然后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命名表首先給出英文名,各個成員國家可以根據發音或意義將命名譯至當地語言,并且每個國家或地區的命名各有特色,泰國和越南提供了很多水果的名字,中國香港和澳門喜歡用當地名勝或動植物來命名臺風,中國大陸則喜歡“悟空”“玉兔”等來自中國神話故事的名字。
更多關于臺風是如何命名的,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臺風的名稱是怎樣命名的?
臺風的名稱是使用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
目前臺風有140個名字。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的140個名字組成了臺風家譜。這些名字年復一年重復使用,直到某一名字的臺風造成特大災害,則會將它們除名,由其原名稱提供國重新提供新名字,以期減少災害,帶來福祉。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有趣的是,國際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臺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蓮花、彩云等等,似乎與臺風災害不大協調。
這是因為希望:如果臺風到來,可有效緩解當地的旱情,為其帶來充足的降水,一般情況下,臺風名字還是極其動聽的。
臺風名稱退役原則
臺風的命名,多用“溫柔”的名字,以期待臺風帶來的傷害能小些,但是世界臺風委員會有一個規定,一旦某個臺風對于生命財產造成了特別大的損失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或者是以名稱本身因素而退役的,那么它就會永久占有這個名字,該名字就會從命名表中刪除,其他熱帶氣旋不再使用這一名稱,也就是將這個名稱永遠命名給這次熱帶氣旋,這就是除名。
這樣,就必須要補充一個新名字加入命名表??杖钡拿Q則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新名稱需在第二年之前提交至臺風委員會,臺風委員會將根據相關成員的提議,對熱帶氣旋名稱進行增補。
以上內容參考:東營新聞網-【科普】臺風是如何命名的?
臺風名字怎么命名的
臺風的名字來源于第31屆臺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該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老撾、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
該命名表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表上的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使用。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的編號。
臺風名字的特點是: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如有任何一成員反對,這個名稱就不能用作臺風命名。
根據規定,一個熱帶氣旋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無論加強或減弱,始終保持名字不變。如0704號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和臺風,其英文名均為“Man-Yi”,中文名為“萬宜”。為避免一名多譯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亂,中國中央氣象臺和中國香港天文臺、中國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臺經過協商,已確定了一套統一的中文譯名。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國和地區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等。
臺風怎么命名
臺風的命名由編號和名字兩部分組成。臺風的編號也就是熱帶氣旋的編號。
我國從1959年開始,對每年發生或進入赤道以北、180度經線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風力大于或等于8級的熱帶氣旋(強度在熱帶風暴及以上)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進行編號。
近海的熱帶氣旋,當其云系結構和環流清楚時,只要獲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為7級及以上的報告,也進行編號。編號由四位數碼組成,前兩位表示年份,后兩位是當年風暴級以上熱帶氣旋的序號。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均不編號。
相關說明
對臺風的命名始于20世紀初。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臺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并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后按順序循環重復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日本、老撾、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等成員國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使用。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的編號。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命名表也會做一些調整,如當某個臺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公眾知名的臺風后.為了防止它與其他的臺風同名,便從現行命名表中將這個名字刪除,換以新名字。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臺風
臺風是怎么命名的?
臺風的命名改由國際氣象組織中的臺風委員會負責。
臺風的名字來源于第31屆臺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即臺風)命名表,該命名表共有14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老撾、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個名字)。
這14個名字分成1組,每組里的14個名字(每個成員提供1個名字),按每個成員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順序、循環使用。根據規定,一個熱帶氣旋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無論加強或減弱,始終保持名字不變。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國或地區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等。
原創文章,作者:初欣運營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8874yy.com/6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