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關系是什么?
- 2、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具體是怎么斗爭的?詳細過程是?
- 3、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是什么關系?
- 4、李旦扶持太平公主打壓李隆基,太平公主為什么會輸給李隆基?
- 5、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的斗爭是怎么樣的?太平公主又是如何失敗的呢?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關系是什么?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關系是姑侄。太平公主是唐睿宗李旦的親妹妹,當他們的哥哥李顯被毒死后,太平公主便是李旦唯一的同胞了,因此對太平公主也倍加愛護;李隆基是李旦的親兒子,同時也是李弘的繼子,這么看來他們是姑侄關系。
政治關系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曾經是政治盟友。太平公主跟韋后、安樂公主是敵對的,二人不僅陷害她,還合伙將唐中宗毒害。起初為了權衡李家和韋后的勢力,李旦參與政事,但是韋后沒有給李旦權力,平衡失敗。
公元710年七月,太平公主參加了李隆基等人發起的除掉韋后的爭斗,派了自己的一個兒子跟劉幽求參與,最終殺掉了韋后及其黨羽,將自己的哥哥李旦扶上了皇位。
雖然一起合作過,但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擁有一樣的野心,都想掌握至高的權力,一致的目標讓他們注定成為敵人,而且是勁敵。
當唐睿宗登基后,太平公主的勢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之前,扶持有功,李旦不僅大加賜封,還跟她一起商議朝中的大事,除了進宮商量外,李旦還會專門派人到太平公主的府中詢問一些問題的建議,再想奏請的事李旦都會確認是否有跟太平公主商議。
只要是太平公主要做的事情,李旦都會答應,她的權力甚至高于了皇帝,因此也未把李隆基放在眼里。隨著李隆基當上太子,他的才智和能力逐漸顯露出來后,太平公主感覺到了威脅,便想方設法陷害李隆基,想將他拉下太子之位,改立一個比較容易控制的人。
除了造謠監視之外,太平公主還命宮女毒害李隆基。李旦試圖平衡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兩方勢力,希望避免沖突,但最終還是選擇禪位給李隆基,也可見其無奈。太平公主的所作所為讓李隆基很擔心,當他當上皇帝后,聽從了身邊大臣的建議,決定殺了自己的姑姑。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具體是怎么斗爭的?詳細過程是?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爭斗中,由于李蕩的全力支持李隆基,最終太平公主失敗,唐中宗只能夠退位讓權。李隆基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他就做兩次的政變,第一次和太平公主是以朋友的身份一起計劃好的唐隆政變,將他的伯父唐中宗的一家給殺害,另外,于是她跟太平公主是處于對立的局面,就是為了從唐睿宗手中奪權而成的先天政變。
一、唐隆政變
當時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由于共同的困境,促使他們同舟共濟一起,謀劃了一場唐隆政變。在武則天當之王的期間,他們處境是十分艱難的,即便是因為身為武則天的兒子,孫兒他們也都遭到了虐待。李隆基的母親,就因為一些案件而被武則天賜死,而太平公主,由于是武則天的女兒,又是武家的兒媳婦,免遭這一難,但是也過得很難。這位因為兩個人同病相憐,所以就共同謀劃了這一場政變。
二、先天政變
由于唐隆政變,他們二人齊心協力,最終將李旦也就是今天的唐睿宗推上了皇位,就被分為太子和太平公主,掌握著朝廷的大權。后來由于唐最終上位,但他依然掌握著大權,朝中很多大臣都是心向太平公主的,因此,李隆基便將太平公主賜死,太平公主全家也無一幸免,在朝廷中,但凡是太平公主的人很多也被殺害了。李隆基雖然是朱砂了太平公主,但其實是想要讓父親將他的權利完全交付于自己手中。
當時的歷史事件,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從了最初的盟友變為了最終的針鋒相對,也是在告訴我們,權位面前,只有利益。當時的情況下,由于兩個人共同的處境,因此一同發動了唐隆政變,后來又由于自己的利益遭到了損害,李隆基將太平公主給殺害了。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是什么關系?
姑侄關系
李隆基是太平公主的哥哥相王李旦的第三個孩子。所以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載(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退位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8月1日),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先天二年(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于家中。太平公主死后,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擴展資料
姑侄斗法
太平公主認為太子李隆基還很年輕,因而起初并未把太子放在心上;不久之后又因懼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轉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長期保住現有的權勢地位。太平公主屢次散布流言,聲稱“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長子,因此不應當被立為太子?!?/p>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己亥(二十二日),李旦頒下制書曉諭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種流言蜚語。太平公主還常常派人監視李隆基的所作所為,即使一些細微之事也要報知李旦,此外,太平公主還在李隆基身邊安插了很多耳目,李隆基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公元711年(景云二年),太平公主同益州長史竇懷貞等結成朋黨,想加害于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唐邀請韋安石到自己的家中來,韋安石堅決推辭,沒有前往。李旦曾經秘密地召見韋安石,對他說:“聽說朝廷文武
百官全都傾心歸附太子,您應當對此多加留意?!表f安石回答說:“陛下從哪里聽到這種亡國之言呢!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為宗廟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實,希望陛下不要被讒言所迷惑?!?/p>
李旦聽過這話之后十分驚異地說:“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這件事了?!碑敃r太平公主正在簾子后面偷聽他們君臣之間的談話,事后便散布各種流言蜚語對韋安石橫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獄嚴加審訊,多虧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幸免。
太平公主還曾乘輦車在光范門內攔住宰相,暗示他們應當改立皇太子,在場的宰相們全都大驚失色。宋_大聲質問道:“太子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勞,是宗廟社稷的主人,公主為什么突然提出這樣的建議呢!”
宋_與姚元之秘密地向李旦進言道:“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長子,豳王李守禮是高宗皇帝的長孫,太平公主在他倆與太子之間互相構陷,制造事端,將會使得東宮地位不穩。
請陛下將宋王和豳王兩人外放為刺史;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業所擔任的左、右羽林大將軍職務,任命他們為太子左、右衛率以事奉太子;將太平公主與武攸暨安置到東都洛陽?!?/p>
李旦說:“朕現在已沒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主這一個妹妹,怎么可以將她遠遠地安置到東都去呢!至于諸王則任憑你們安排?!庇谑窍阮C下制命說:“今后諸王、駙馬一律不得統率禁軍,現在任職的都必須改任其他官職?!?/p>
太平公主得知姚元之與宋_的計謀之后勃然大怒,并以此責備李隆基。李隆基感到害怕,便向李旦奏稱姚元之和宋_挑撥自己與姑母太平公主和兄長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禮之間的關系,并請求對他們兩人嚴加懲處。
甲申(初九),李旦將姚元之貶為申州刺史,將宋_貶為楚州刺史。丙戌(十一日),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禮被任命為刺史的事也停止執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太平公主
李旦扶持太平公主打壓李隆基,太平公主為什么會輸給李隆基?
唐睿宗李旦依靠著自己妹妹太平公主和兒子李隆基的支持,在經歷了唐隆政變后第二次登上了皇位,隨后李旦扶持太平公主打壓李隆基,以平衡朝中的局勢。然而,在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斗爭中,由于太平公主的身份問題以及李旦讓位給李隆基,使得太平公主最后還是輸給了李隆基。
一、太平公主的身份是她失敗的原因之一
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斗爭前,唐朝先后經歷了武則天稱帝和韋后之亂,這也使得當時的唐朝對女人參政有頗多意見,不少經歷過韋后之亂的大臣們也小心地防止此類事情再度發生。換句話說,很多大臣都不希望再出一個武則天或韋后,所以在太平公主毫不遮掩自己野心的情況下,大臣們其實更支持李隆基。更何況唐隆政變讓李隆基獲得了很高的威信,也培養了自己的勢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平公主并不能完全壓制住李隆基,自然也難以逃脫失敗的結局。
二、李旦讓位使得太平公主失去了依仗
李旦原本是想借用太平公主來平衡朝中的局勢,畢竟他很清楚自己在唐隆政變里什么都沒做,因此這個皇位他坐得很不安穩。而太平公主也依靠著李旦的支持成功的與李隆基分庭抗禮,并且還獲得了一定的優勢。但要知道,因為李旦是皇帝,所以太平公主才能獲得優勢,因此可以說李旦所坐的皇位是太平公主最大的依仗??呻S著李旦讓位給李隆基,雙方的平衡也被打破,太平公主也因此失去了最大的依仗,自然再也不是李隆基的對手,因而只能吞下失敗的苦果。
總的來說,太平公主之所以會失敗,除了與她的身份有關系外,李旦讓位給李隆基也使得太平公主失去了最大的依仗。
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的斗爭是怎么樣的?太平公主又是如何失敗的呢?
在中國的歷史上,權力永遠是社會地位和財富最快捷的來源。離開了權力,社會地位和財富都會化為烏有。李隆基在做太子的時候,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李玉冰的確在鏟除韋后的唐隆政變中有過同盟關系,把李顯扶上了皇帝的寶座。
但太平公主李玉冰是出于對李家江山的考慮,她從一開始就不看好李隆基,在李隆基誅殺韋后的時候,上官婉兒曾與太平公主密謀設立遺詔,要立李重茂為太子,李顯為相王。所以李隆基對手握此遺詔的上官婉兒是恨而殺之,為了推自己的父親李顯上位,李隆基父子不得不給太平中公主加食萬戶的恩寵和巴結。
作為唐睿宗的李顯在政治上本來就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朝中的大事,凡事都要與太平公主商議,再問過三郎(李隆基)之后才會定奪,甚至朝廷上一大半的官員都是經過太平公主的推薦而任用的。巔峰時期的太平公主家財萬貫,富可敵國。權力帶來的奢華讓太平公主欲罷不能,逐漸有了壟斷朝廷的野心。
嘗到權力帶來好處的太平公主,開始派人監視作為太子的李隆基,并時常在李顯面前編排李隆基的不是,連李隆基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出這樣的話都說的出口,目的無非是為了換一個更容易被自己控制的人做太子,從而保證自己在大唐帝國的特權不被他日的皇帝影響。甚至歷史上曾經有過太平公主欲毒殺李隆基的說法。
唐睿宗李顯面對妹妹太平公主咄咄逼人的架勢,不得不提前退位為太上皇,把自己的兒子李隆基早日扶上了皇帝的寶座。這樣李隆基和自己的親姑姑太平公主敵對的勢頭更是進入了白熱化。太平公主依照自己在朝廷中的人脈,衣食住行便是擺起了皇家的譜,曾一度拉攏朝廷官員要廢立李隆基的皇帝位。
唐玄宗李隆基在得到朝廷官員的擁護后,特別是在帶兵將領的護擁下,在招開朝會的時候把太平公主安插在朝中的宰相一一誅殺,并下令清除了所有太平公主在朝廷的親信官員,太平公主嚇得躲到了深山的寺廟里,三天后下山回家被自己的親侄子唐玄宗李隆基下旨處死。太平公主搜刮制辦的家財,多的要讓李隆基用了幾年時間才沒收清查完。
原創文章,作者:初欣運營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8874yy.com/6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