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神州八號幾年幾月幾日成功發射的,幾年幾月幾日回來
- 2、神舟八號發射成功是幾年幾月
- 3、神舟八號飛船的介紹
- 4、神州八號的發射有什么意義?
- 5、神舟八號的宇航員是誰
- 6、神舟八號飛船的資料
神州八號幾年幾月幾日成功發射的,幾年幾月幾日回來
神舟八號是在2011年11月1日發射成功的,然后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
神舟八號,簡稱“神八”,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八艘飛船,是中國首次進行交會對接航天飛行任務,也是中國“三步走”空間發展戰略中建造空間站的重要前提。
成功發射后的“神舟八號”與此前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了空間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12天后,神舟八號飛船脫離天宮一號并再次與之進行交會對接試驗,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成功突破了空間交會對接及組合體運行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神舟八號實現了中國空間技術的重大跨越,是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八號發射成功是幾年幾月
神舟八號發射成功是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于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于2011年11月3日與天宮一號完成剛性連接,形成了組合體,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艙降落于內蒙古中部地區的主著陸場區,完成對接任務。
神舟八號,簡稱神八,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八艘飛船,是中國首次進行交會對接航天飛行任務,也是中國三步走空間發展戰略中建造空間站的重要前提。神舟八號實現了中國空間技術的重大跨越,是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八號為改進型載人飛船,沿用返回艙、推進艙和軌道艙三艙結構,全長9米,艙段最大直徑2.8米,起飛質量8082千克。增加了微波雷達、激光雷達、CCD敏感器等交會測量設備,以及主動式對接機構,具備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與分離功能。對接機構采用導向板內翻式的異體同構周邊式構型,對接后可形成0.8米的航天員轉移通道。
神舟八號飛船的介紹
神舟八號飛船,是一架無人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架飛船,飛船為三艙結構,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組成。神舟八號為改進型飛船,全長9米,最大直徑2.8米,起飛質量8082公斤。神舟八號飛船進行了較大的技術改進,它發射升空后,與天宮一號對接,成為一個小型空間站。于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與此前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了空間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12天后,神舟八號飛船脫離天宮一號并再次與之進行交會對接試驗,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成功突破了空間交會對接及組合體運行等一系列關鍵技術。2011年11月16日18時30分,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分離,返回艙于2011年11月17日19時許返回地面。
神州八號的發射有什么意義?
神州八號的發射意義在于:
神八的成功發射并與天宮一號實現對接,標志著中國已經初步掌握空間交會對接能力,擁有建設簡易空間實驗室,即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站的能力。
神舟八號無人飛船執行與天宮一號的首次和第二次自動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為今后空間站的建立打下基礎。
神舟八號無人飛船成功執行與天宮一號的首次自動空間交會對接任務,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美后第3個自主掌握次自動交會對接的國家,也標志著中國已經初步掌握了自動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神舟八號飛船簡介:
神舟八號飛船,是一艘無人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艘飛船,飛船為三艙結構,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組成。本次飛行無人駕駛。神舟八號為改進型飛船,全長9米,最大直徑2.8米,起飛質量8082公斤。神舟八號飛船進行了較大的技術改進,它發射升空后,與天宮一號對接,成為一座小型空間站。
于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與此前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了空間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12天后,神舟八號飛船脫離天宮一號并再次與之進行交會對接試驗,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成功突破了空間交會對接及組合體運行等一系列關鍵技術。2011年11月16日18時30分,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分離,返回艙于2011年11月17日19時許返回地面。
神舟八號的宇航員是誰
神州八號中沒有航天員,而且神舟八號是一個無人飛行器。神舟八號是為實施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提供目標飛行器。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為空間站研制積累經驗。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于2011年11月3日與天宮一號完成剛性連接,形成了組合體;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艙降落于內蒙古中部地區的主著陸場區,完成對接任務。
神舟八號實現了中國空間技術的重大跨越,是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八號飛船的資料
神舟八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八艘飛船,下面是神舟八號的詳細介紹:
神舟八號,簡稱“神八”,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八艘飛船,是中國首次進行交會對接航天飛行任務,也是中國“三步走”空間發展戰略中建造空間站的重要前提。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于2011年11月3日與天宮一號完成剛性連接,形成了組合體。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艙降落于內蒙古中部地區的主著陸場區,完成對接任務。
神舟八號的人物特點:
1、技術要求高:
發射神舟飛船的運載火箭入軌精度指標比工程前期有大幅提高;載人飛行器在軌壽命比原來提高了3倍;飛船發射入軌后,要從距目標飛行器1萬多千米之外,制導控制到兩個飛行器相對位置偏差不能超過18厘米。
2、新技術應用多:
突破了運載火箭高精度迭代制導,空間飛行器自主相對測量、制導導航和控制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完成了高精度空間測量儀器,以及對接機構等關鍵設備攻關研制;首次采用了半剛性太陽能帆板。
3、驗證難度大:
雖然完成了大量地面仿真和驗證試驗,但由于受地面環境和試驗條件限制,交會對接總體方案和新研設備性能指標無法在地面得到全面真實的驗證,尚需通過飛行試驗考核。
原創文章,作者:初欣運營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8874yy.com/6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