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世界
在上一節課中,我們講,在你創業正式開始之前,你需要從「盈利能力、發展能力、市場空間、風控能力」這4個核心維度對你的想法進行一次全面的評估,因為一旦開始,就意味著你需要把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投入進去,等到那個時候再發現是當初的想法錯了,那一切都已經晚了。
當然,這里還是要提醒你一句,你即便把這些維度都想清楚了,紙上談兵能夠有勝算了,你還是有可能會失敗,因為路選對了,并不意味著你能走好,在過程中還需要考驗你的各種能力,執行力,你還需要面對來自市場的競爭,來自用戶的挑剔,來自資金的壓力,風險會永遠存在,你一個不小心,就會讓你滿盤皆輸...
好,聽到這里,你是不是覺得創業這事兒還真的挺難的,還是以前讀書的時候輕松,對吧?讀書的時候,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你只要仔細一點,努力一點,基本上就能考出好成績。
但是,當你離開學校,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和你在學校里的感受不一樣了,比如:
l你工作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獲得不到公司領導的賞識;
l你在創業之前已經把我們昨天說的這些問題都想明白了,錢也融到了,你也學了很多創業的方法論,可公司最后還是倒閉了;
l你認真研究了某個公司的股票,看它的基本面、技術面,每天盯著電腦認真分析它的走勢,可最后還是虧了一大筆錢…
為什么會這樣?
「努力學習」和「好成績」在畢業之后好像就不再劃等號了...難道,這一切真的都是因為你的「運氣」不好嗎?
不是!
那是因為,你其實生活在一個「鏡像世界」之中!
什么是鏡像世界?
你看,有些事情,你的行為和結果之間有很高的必然性,比如說考試,跑步,你只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把要求的動作、方法做正確,你就能得到預期的結果,如果結果錯了呢?那一定是你方法不對,或者是動作沒做到位。
但是還有些事情呢,你的行為和結果之間必然性很低,比如說,你想在老虎機上拉出3個7,那你應該怎么做?調整每次拉的力度?角度?還是尋找一個特定的時間?這些都沒有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拉幾次,因為它的結果幾乎100%是靠運氣的。
所以,把這兩種情況結合起來,我們就能得出成功的公式,那就是:成功=技能+運氣
有些事情主要靠技能,跟運氣沒什么關系,而有些事情呢?反而是運氣的成分更多一點。
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事情,沿著一條橫軸一字排開,越是往左邊的,技能對成功的影響越大;越是往右邊,運氣對成功的影響就越大。那么你就可以在這個橫軸上能看到了一個左右對稱的鏡像世界(你點開文稿,可以看到一張圖示):
1.左側世界
我們先來看左側世界,在左側世界中,越靠近左側,那么因果關系就越強。也就是說,你要達成目標主要靠技術。就是你的行為和結果之間有很強的確定性。比如你做了動作A,就能得到結果B,這個結果是可以預測的。
比如說下棋,想要贏得比賽,基本就是靠技術,跟運氣沒什么關系。
而如果是踢足球,那里面就有運氣成分了,球隊的技術實力很重要,但是比賽時的天氣,裁判的判罰尺度,球員的狀態,有沒有人收受賄賂等等,這些都會影響比賽的結果。
所以,足球這項運動,技術占比可能有70%,而運氣的成分占30%,那么體現在這個坐標軸上呢,他的位置就是左側靠右一點點。
2.右側世界
我們再來看右側世界,在右側世界中,越往右側,因果關系就越弱。也就是行為和結果之間沒什么必然性。
比如說買股票,你發現有一家公司近期的財務報表非常好,股票交易市場上買盤也很多,交易量開始放大,股票已經連續漲了3天,你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于是一口氣買了很多,但是沒想到,剛買完股票就開始下跌了,而且這家公司的創始人突然被爆出了出軌的丑聞,股票竟然跌停了…
這就是右側世界,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你有你的計劃,這個世界另有計劃...
所以,如果你做的某件事,是屬于右側世界的,那么左側世界的運行法則對它就沒用了!
這個就像「牛頓力學」進入了微觀世界之后,它就失效了,這里的世界有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運行法則,叫做:量子力學。
在量子力學里,就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叫做「雙縫干涉實驗」,這個我們在第一課里就提到過。
在實驗中,單個光子通過縫隙打到后面幕布的具體位置是不可預測的,你不能通過計算或者測量儀器提前計算出來,它是以一定的概率落在屏幕的某個區域上的。
這里的運行法則就變成了「概率」,變成了「不確定」,變成了「不可預測」…
就像擲骰子,如果你想擲出一個「6」,那么按「左側世界」的運行法則,你就得不斷的練習投擲的手法,投擲的速度,投擲的角度...但這些練習,其實都是沒用的!
最好的方式是:擲六次…
你就生活在這個鏡像世界中
好,我們再回到開頭提出的問題,為什么我們在學校里,你感覺只要努力了,就會有好的成績,可是畢業之后呢,你的努力為什么卻經常換不來想要的結果了呢?
那是因為,你在學校這個環境里,以及在工作中學到的大多數理論,說的都是左側世界的運行法則,它們告訴你努力就會有回報,勤奮就會有收獲,告訴你做了A就能得到B…
但是,現實生活不是這樣的,你其實是生活在一個由「確定」和「不確定」互相交織著的「鏡像世界」之中的。
你那套左側世界的生存法則,在這個鏡像世界里,有一部分沒用了!
而且,正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是生活在鏡像世界中的,所以,一旦某件事情成功了,你會覺得那都是自己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特別的努力,思考的特別周全,技術動作做的特別的到位...才導致了成功。這感覺是不是很像回到了學校?因為自己勤奮好學,所以考試取得了滿分!
但如果失敗了呢?
你可能就會覺得,那都是自己的「運氣」不好,是因為遇到了「不可預知」的事情,你會覺得這是個「意外」。其實潛臺詞就是說:「這不是我的問題,我的方法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運氣太差了,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運氣」也許才是這個鏡像世界里,真實的運行法則。
然而,你不僅生活在一個鏡像世界中,同時,你還生活在一個光明與黑暗交織的世界里…
什么意思?
光明,就是那些你知道的事物。而黑暗,就是指那些你還不知道的事物。
但是,這個世界就不是對稱的了,黑暗的部分要遠遠大于光明的部分,也就是你不知道的事物遠比你知道的要多的多...
但是大多數人,對這點是沒有意識的,也就是他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全知道!結果就是,他們用那些僅有的認知,去理解這個世界,然后得出了一連串錯誤的結論,但是,卻還覺得自己說的挺有道理的,都能解釋的通,比如很多的迷信活動就是這樣的...
好,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這個「確定與不確定」,「光明與黑暗」的這兩個世界,相互疊加在一起,把整個空間分成了4個部分。它們分別是:掌控域、盲域、概率域和風險域(你點開文稿,可以看到一張圖示)
不同的空間具備不同的特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生存法則,如果你用錯了法則,后果就會很嚴重,比如你企圖在右側的世界里找到確定的規律,或者在左側的世界里忽略因果的關系,那結果就會很悲催...
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的,其實幾乎都是在「掌控域」中的生存法則(也就是在坐標軸上左下角那塊很小的區域),但你卻要用它來面對整個世界,那這怎么可能會始終有效呢?
因此,你得重新理解這個世界,并開始學習另外三個區域內的生存法則,這樣你才能在這個真實的世界里,心想事成!
好,那這4個不同的區域,它們各自都有些什么樣的特性,你的生存策略又應該是怎么樣的呢?
這些,我們下節課再說~
小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今天我們主要講了3點:
1.我們其實生活在一個左右對稱的鏡像世界之中,左側世界,確定性更高,成功主要靠技術;右側世界,不確定性更高,成功主要靠運氣;
2.我們還生活在一個明暗交織的世界里,光明代表你知道的事物,黑暗代表你不知道的事物,而我們不知道的遠比我們知道的要多的多;
3.這2個鏡像世界把整個空間分成了4個區域,分別是:掌控域、盲域、概率域和風險域,而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的都是掌控域里的生存法則,卻一直要用它們來面對整個世界,所以才會經常事與愿違...
今天留給你的思考題是:
回顧一下自己的經歷,看看有哪些事情是屬于左側世界的,哪些事情是屬于右側世界的,你分別用的是什么策略呢?
原創文章,作者:初欣運營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8874yy.com/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