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美國的一所大學曾做過的一個為期3年的研究開始講起,具體內容是這樣的:
研究人員先對一萬名被試者做了一次「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測試」,其中一般讀者的測試結果是:每分鐘閱讀速度為90個字左右,而一些特別優秀的人,每分鐘可以差不多讀完350個字。
然后,研究人員對所有人都進行了一段時間「快速閱讀的訓練」,訓練之后,一般讀者的閱讀速度提升到了150字每分鐘,也就是翻了差不多一倍。但是你猜一下,那些每分鐘可以讀350字的人,他們提升到了多少?
答案是:每分鐘2900字,提升了將近10倍!
這個結果讓所有人都非常的震驚,因為一開始大家都幾乎認定,水平比較差的讀者進步應該會更大,而事實上卻正好相反…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一個人只能從優秀走向更優秀!
而反觀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好像并不是這樣的觀念,從小我們就一直被教導說:「你得全面發展,比如你數學不錯,但是英語太差,因此你得補習一下英語;你挺有自我主見的嘛,想法也很獨特,但是你太自我了,你要收著點性子,要學會與人和睦相處…
然后,我們磨平棱角,補齊短板,收起天性…
終于,我們都變成了一位…普通人…
因此,如果你是按這種策略在培養自己的能力,那么你是很難有機會實現質的飛躍的,那怎么辦呢?如何才能脫穎而出,成為一名不普通的人呢?
那就是找到自己天生就有優勢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天賦所在,然后在這里持續投入你的注意力,不斷的訓練,那你在這方面的技能就會像剛才說的那些在速讀方面有天賦的人一樣,得到飛速的發展!
那如何才能找到自己擁有天賦的地方呢?
我們可以把天賦分成兩類,一類叫做顯性天賦,一類叫做隱性天賦,我先來說一下顯性天賦的尋找方法:
所謂顯性天賦就是那些你能看得到、摸得著、感知到的「那部分看上去比別人更擅長的」能力,那具體該怎么尋找呢?
第一種方法:尋找過去的成功經驗
你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經歷,看看有沒有哪些能力是你在還沒有專業訓練之前,就表現出比一般人更好的?比如你從來沒學過演講,但是第一次登上講臺,你就能夠口若懸河,引得臺下掌聲不斷?或者你某個領域,曾經拿過比賽的第一名?那這些地方,很可能就是你的天賦所在。
第二種方法:尋找成長更快的技能
你回想一下自己的畢生所學,看看有沒有哪一項技能,你的學習速度比一般人更快的?比如你以前從來沒學過畫畫,但是一旦開始學習,你進步速度就很快,能明顯甩開其他同學,這也可能是你的天賦所在之處。
什么?這兩種方法你都找不到?那就試試第三種方法:做一個專業的性格測試吧!
在我的認知范圍內,一個叫做MBTI的職業性格測試最具有參考意義,它也是世界500強應用次數最多的性格測試工具。我原本以為自己是個很外向的人,可我的測試結果卻是INTJ型,什么意思?就是說我的能量更容易從安靜獨處中獲得!除此之外,這個型號的人還比較善于分析、總結、推理,善于把事情概念化,對文字、語言都很敏感…
好吧,于是我調整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所以才有了你今天看到的專欄文章和語音課程。
好,以上這些是尋找顯性天賦的方法,接下來我來說一下更加重要的隱性天賦。
什么是隱性天賦?
就是你有沒有做某件事情,能夠感受到一股從內心涌上來的愉悅感?這份愉悅感可以讓你一直不厭其煩的在這里花時間。
如果有這么一件事情,能夠讓你一直持續不斷的投入,那么時間一長,你自然就會在這方面變得與眾不同。
你也許想到了一萬小時理論,可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么愿意在一件事情上花一萬小時?靠堅持嗎?
這恐怕很難…
上節課我們說到過,你正在堅持的,說明這件事你壓根心里就不喜歡,堅持做不喜歡的事情,你內心就會焦慮,就會想離開,就會對結果無所謂...
比如,讓你對著PPT練演講,剛練了2遍,你可能就會覺得很痛苦了,然后你就想到了要堅持,想怎么也得練到表達熟練吧…但是內心卻已經開始焦慮,想要逃避,總有個聲音在對自己說:「差不多就行了,你已經盡力了!」
如果你的內心一直是這種狀態,這一萬小時對你來說就是煎熬的一萬小時,你的演講水平,最終只會停留在「熟練」上。
而同樣是對著PPT練演講,喬布斯為了蘋果大會,可以反反復復練100次,而且每一次還都能保持激情,為什么?為什么同一件事情上,有人做著很痛苦,而有人卻能做的很享受呢?
那些你不需要堅持的事,才是你正在「堅持」的事。
這個不需要堅持,就能一直做的事情,就是你的隱性天賦!
這種天賦能讓你從某些事情中獲得愉悅感、滿足感、成就感,以及做完之后的爽快感!當你深陷這類事情當中時,你會一不小心,就在這上面花了一萬小時;你會一不小心,竟然就變成了高手!
在別人看來,會覺得你可能是在堅持,而實際上呢,你只是樂在其中而已…
就像喬布斯,練習演講,僅僅練到熟練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做不到完美,他就絕不會善罷甘休…因此,他才一不小心,用了幾萬小時,成為了演講大師。
所以,搜索一下你自己的過去,看看有沒有這樣一些事情,是你愿意不厭其煩的一起做下去的?而完成之后又能感覺到非常爽快的,或者做不到完美,就無法忍受的?
這些讓你不厭其煩的地方、追求完美的地方、無法忍受的地方,也許就是你另一種天賦的所在,也許這就是上帝留給你的「人生密碼」。
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
好,那找到自己的天賦之后該干嘛呢?
寫個ppt,做份簡歷,然后告訴別人,你在這塊有天賦,這是你的興趣愛好嗎?
不是,你需要圍繞這個天賦開始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
國內有一名歌手叫:李健。
他畢業于清華大學,一聽就感覺是個學霸是吧,但是他在學校里還真不算有學習天賦的,他的室友要不就是從小看黑格爾的,要不就是會六國語言的,要不就是曾經獲得過各種比賽獎牌的...
每次考試他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勉強考個六七十分,而那些真正的學霸,輕輕松松98分、99分…他在學習上感覺很吃力。
但是,只要有唱歌比賽,李健幾乎都能拿第一!
畢業后,他去了廣電總局,這企業還算不錯吧?但是他覺得,自己每天做的事情一點都不喜歡,而且自己也不擅長,那怎么辦呢?于是他更努力的學習,更努力的工作,但還是經常出錯,達不到領導的要求,所以他在那段時間過的很郁悶,完全沒有存在感...
直到有一天,他的校友盧庚戌來找到,讓他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也就是:唱歌。他這才被點醒了,于是,中國就有了一個組合,叫做「水木年華」,中國就此多了一名家喻戶曉的歌手:李??!
好,這就像我們前面說過的那樣,當你把注意力投入在你有天賦的地方,回報效率是最高的。所以,如果你發現了自己的天賦,千萬別只是把它當「興趣」,你需要圍繞它,開始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
那具體該怎么做呢?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先設定一個身份目標,然后賦予它偉大的意義
什么是身份?就是你想成為怎么樣的一個人?
比如你喜歡唱歌,你將來想成為一名「歌手」;比如你喜歡畫畫,你將來想成為一名「畫家」;歌手、畫家就是身份;
定義好身份目標之后呢,你需要再為這個「身份」賦予一個「使命」。
什么是使命?就是「利他」的部分。
就是你成為了這個身份之后,能夠給其他人帶來什么好處呢?比如你想成為一名歌手,那是一名怎么樣的歌手?你在為誰發聲?你在為誰唱歌?你的歌聲能夠給別人帶來什么樣的力量?是治愈的效果?還是情緒上的愉悅感?比如你想成為一名畫家,那是一名怎么樣的畫家?你打算主要畫什么主題?為什么要畫這個主題?你在傳達一種什么精神?
你可能會說,我要想這些干嘛?我就是想當個歌手,想出名,想當個畫家想出名,我在這些地方擅長,不可以嗎?
如果沒有這些意義,你如何打動人心?
如果沒有這些意義,你如何形成自己風格?
如果沒有這些意義,你的用戶為什么需要你?
如果用戶不需要你,你下一步該如何商業化?
好,這是第一步,先設定一個身份目標,然后賦予它偉大的意義,然后...
第二步:刻意練習套路
有天賦當然不夠,它只是告訴你,你在這里持續投入的話,會得到最高的回報率,但并沒有說,你找到天賦,就不需要再投入了。
從一個有天賦的人進化到這個領域里的高手,你還差兩個字,叫做:「套路」!
什么是套路?就是前人總結的經驗和方法論。
比如你喜歡唱歌,天生嗓音條件也不錯,然后你就能去找唱片公司直接發唱片了嗎?當然不行,你需要專業化的訓練,比如如何運用氣息來唱歌,你還得練習音準,學習樂理知識,舞臺表演等等...
你所擅長的技能,在這個領域里一定已經有人總結了非常多成熟的「套路」來供你學習了,這些套路可能是很多人經歷過很多次失敗所總結下來的經驗、方法論,它們能夠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減少無用的練習,幫助你更快速的達到專業水準。
一萬小時刻意練習的是「套路」,而不是你的「興趣」…
好,這是第二步,刻意練習套路,然后…
第三步:把天賦商業化
如果是想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那就不能把它只是當興趣了,因為這個時候,你可能已經沒有了其他的經濟來源,你必須要思考如何把它商業化。
那如何把天賦進行商業化呢?如何從你的使命出發,理解你的用戶?如何把你的想法落地,變成一個產品?如何構建自己的商業模式?如何搭建團隊?如何賺錢?...
好,這里每一個拿出來都是大話題,就不展開詳細講了,講了也沒用,因為你還有好幾道關卡沒過,這些我會在之后的專欄課程中再詳細拆解,你可以提前先買一些商業類的書籍或課程先學習起來。
好,這是第三步,把天賦商業化,再來看…
第四步:把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小目標
就是你要將這個新的人生目標,按時間和階段拆分成一個個小目標,為什么?
因為你」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你得在過程中,給自己設立一個個「正反饋」來幫助自己持續精進!
什么叫正反饋?
就是:經驗值。
你如果玩過類似RPG的游戲,對這個概念應該不會陌生,在游戲中,你每殺掉一個敵人,或者完成一個任務,就會獲得一些經驗;當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就會升級;升級了你就會變得更強大,獲得一些新的技能和新的能力;然后呢?然后你就會去...繼續打怪...
好,如果去掉經驗值、升級、掉裝備這些機制,那么還會去不斷打怪嗎?
你可能就會覺得很枯燥了...
所以,這些「經驗值」、「升級的獎勵」、「怪物掉落的裝備」就是游戲里的「正反饋」,他們會給你持續提供穩定的獲得感,以及不確定的意外驚喜,這兩個疊加起來,就會讓你「上癮」,而你在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就要為自己設置這些「上癮的點」讓自己樂在其中。
那么,具體應該拆成多長的時間?多小的目標呢?
這個沒有標準,越多越好,讓自己不斷的達到這些小目標,并記錄下達成的時刻,讓你自己看到成長的進度條,不斷激勵自己持續的前進,然后,在過程中等待那些命中注定的「意外之喜」的到來…
就像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里說的那句話:你只要追求卓越,成功便會自動找上門來!
好,我們再回到紀錄片《人生七年》這個話題
那位叫尼克的小孩,他真的是靠的「努力」完成的逆襲嗎?
不是!
真正的原因,是他從小就非常喜歡物理,比如他7歲的時候就想著要去研究月亮,所以,他一直都在不厭其煩的學習物理,并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牛津大學的物理系;后來之所以能去美國,也是因為他想去那邊推動核物理的發展...
雖然最終他也遇到了自己的極限,并沒有讓他成為像埃隆馬斯克、或者鋼鐵俠一樣科技狂人,世界富豪,只是成為了一名大學的物理教授,但他,已完成了階層的穿越!
我們再回到那個模擬游戲:
那個能貫穿人生、能讓你始終比別人多1%的競爭優勢,真的是「努力」嗎?
也不是!
而是你在某個領域里的「天賦」!
因為只有天賦,它才能貫穿一生,而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發現他,使用他,并不斷加強他!
你需要用你的天賦,重新定義你的一生!
小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今天我們一共講了3點:
1.一個人只能從優秀走向更優秀,你只有在擁有天賦的地方做持續的投入,回報率才是最大的;
2.天賦分為顯性天賦和隱性天賦,顯性天賦可通過三種方式來尋找:1)過去的成功經驗;2)比別人學的更快的技能;3)通過專業的MBTI測試去發現。而隱性天賦就需要你去觀察:有哪些事情你做的時候會不厭其煩,有哪些事情你做不到完美,就無法忍受的?這些地方很可能就是你的人生密碼~
3.找到了天賦之后,不能只是把它當成興趣,而是要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具體可分成四個步驟:1)先設定一個身份目標,然后賦予它偉大的意義;2)刻意練習套路,完成一萬小時的積累;3)思考如何把它商業化,讓天賦變成自己的事業;4)設立一個個小目標,并逐個完成它們!
今天留給你的思考題是:
請試著用本課講的方法去尋找自己的天賦,然后圍繞這個天賦試著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人生。
原創文章,作者:初欣運營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8874yy.com/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