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叫定力,第二個叫定期,第三個戰略是取舍,就你一定要問自己不做什么,而且把不做什么一定要告訴團隊,戰略不是先決定做什么,因為每個行業,對吧,我們這兒拿到的
BP變著篇的報告來講,中國有多少多少億人,中國這個產業有萬億,就中國動不動就是,萬億千億的市場,所以取舍,舍很重要,那我經常說,你們每個行業其實可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呢,其實今天創業您的團隊,您錢沒阿里多吧?人沒阿里多,人沒阿里強吧?阿里到今天還要討論不做什么,騰訊現在決定只要是落地的事兒,全都不干,電商要落地,什么注冊要落地,落地的天上跑的,騰訊說,天上跑到我做,地上跑的我不碰,那是騰訊,4000億美金的公司,我們自己問自己,你今天比「兩匹馬」都還差一點吧,「兩匹馬」都有自知之明說,每年討論戰略先確定什么不做。
阿里巴巴第一次上市的時候,也是300億美金的公司哦,告訴大家,那時候只有兩個產品
三個省,阿里巴巴第一次上市,是個
300億美金的公司,我們業務80%來自于浙江和廣東,利潤的90%來自浙江、廣東加半個江蘇,我們只有一個中國供應商、一個誠信通兩個產品,我們靠兩個產品、三個省,做
300億美金的公司,不是因為我們聚焦,是因為我們敢舍棄,我把這個都舍了,那剩下取的,我一定要取足啊,一定要取足啊,我們都是走過彎路,企業走過,自己創業做投資還是走過這彎路,堅定不移地相信先舍才能取,最后都取了以后,也就決定這些事要做了,戰略第三件事,叫排序,定次序,你比如說谷歌,谷歌著名有個叫
721理論,谷歌的核心戰略,他們會放70%的錢和人,次核心戰略放20%錢和人,最后
10%,那么他們是有這樣的任務的,核心戰略,我這一兩年的營收啊,谷歌,順便說這是谷歌啊,資源比你們大多了,6000多億美金的公司,五六千億美金的公司,牛的不得了,他還要把70%的資源,用在一兩年內,公司能看到的東西,20%花在兩三年內,10%花在5年以后,那這是谷歌。
很多人說我回去,David你這么講了,我回去我也這么干721,你不是谷歌,你沒有721的資格,你連721的資格都沒有,那我跟你講講,阿里的資源分配是什么,阿里叫通關制,我說的阿里,大概在2011年之前啊,現在阿里基本上在走
721的路線,谷歌的路線721。
2010、2011年之前,什么叫通關制,打游戲一樣的,游戲不是你得打過一個老怪,你才去打第二個老怪嘛,比如說阿里今年決定做
ABC3件事,我們資源是怎么分配呢,100%把A做掉,你A做不掉,絕對不會碰B,叫通關,A解決了留下一支隊伍,繼續執行A,抽出一支隊伍去攻B,B再解決了留下一支隊伍對B,再抽一支隊伍去碰C,所以他不是一開始就721分配好的,是什么,畢其功于一役100%先突破A,這叫排序,這是另一種排序方法,是通關制的排序,絕大部分早期企業,我都建議你用通關制的排序,你打透一件事,再去碰第二件,打不透,就一直打第一件。
原創文章,作者:初欣運營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8874yy.com/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