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說你考核,如果一年只到年底考核一次的話,跟沒考差不多,你失去了考核最重要的目的,那幾次你自己看著辦,總之我說一次是不夠的,我現在我嘉?;鹨荒陜纱?,阿里巴巴有些部門一年四次,叫一季一次,首先解決頻率問題。
第二,考核內容什么,考核內容和招聘,我都一樣提醒一個,容易犯的錯誤,招聘往往只看能力因素,不看非能力因素,考核常犯的錯誤是什么呢,只看業績因素不看非業績因素,所以阿里就提出了,業績因素和非業績因素各
5050,50%的理解是這樣的,你通過業績做出了10萬元錢的獎金,但是如果你非業績因素做的不好,你可以被減掉一半,你明明該拿
10萬只能到5萬,但非業績因素做得好,你十萬的獎金池子可以變成15萬,叫上下振幅幅度50%,所以阿里的非業績因素,主要就是團隊策略價值觀,大家如果先從一步步練,我說你去健身房練,一下子動作別太復雜,你先練一個非業績因素,你先練團隊就行了,就你非業績因素,如果我今天也
一沒時間,大家也不能練了招數太多,你就學一招,非業績因素加一個叫團隊分就行了,什么是團隊分很簡單,你這個東平有
6個店,對吧6個店,如果你要去開第七個店,你現在有兩個店都做了
2000萬一年,有一個店的店長呢,向你的新店輸出了最好的兩個攝影師,和一個副店長去到當店長,他今年也完成2000萬,另一個人呢你東平要調他人,他死活不調也完成2000萬,那么咱們摸著良心問,東平哪個店的店長今年不容易,肯定是被抽調了一個副店長,抽掉了幾個攝影師抽調了一些客服,去支持開新店的那個人,他同樣完成
2000萬更難嘛,那么如果同樣完成2000萬,你都能獎
20萬,那是不是對那個抽人的人不公平呢,那么抽人的人,是不是應該加個系數呢,否則你不能總是表揚表揚,這就是說在業績產生了20萬,你團隊分就拉高了,因為這是你鼓勵的事情,否則你怎么擴張你怎么發展,好同樣兩個店長都是2000萬,這個人不僅沒輸出,年底還走了幾個攝影師,自己去搞了個獨立工作室,成為你們的競爭對手了,但他今年就是做了
2000萬,但不對啊他團隊出了問題啊,應不應該把他20萬獎金再減下來,應該減下來為什么,他最后幾天走的,他沒有影響當年業績,但他一定影響明年業績,所以所謂的非業績因素,都是來幫助公司可持續發展,時間有限大家經歷有限,你先把團隊分考慮進去,你絕對不能以唯業績論英雄,你一定要去考慮你公司除了業績以外,你還關心什么,你團隊肯定要關心的嘛,那除了你關心,你的團隊有沒有去關心他的團隊,你有沒有把團隊的進步,或者團隊的退步團隊的發展,量化來考核進去,沒有的話你團隊不可能好。
最后考核結果要排隊,這不是阿里發明的,是通用電器發明的,「271」橫著切豎著切都「271」,豎著切什么呢,這個零售我比較講一些比較通俗,一個店對吧,一個店多少人30個人50個人,50個人排下序啊,最優秀的
20%前10人是誰,最差的5個人是誰,叫一個店豎著切對吧,橫著切
六個店長20%,當年最優秀一到兩個店長是誰,末位的那個店長是誰,叫橫著切,明白了豎著切橫著切,切出來以后怎么辦,你的所有的精力花在「2」和「1」上,升官發財全給「2」,就你的未來的干部在「2」里邊,「2」的機率要遠遠拉開跟「7」不一樣,「1」是你的問題團隊,問題員工要清理的,所以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后面的行動,考核后面的行動「271」排隊沒有,公司叫必須排不排等于沒考核,當然你公司文化比較強悍的話,考核結果要公開,考核結果要公開要每個人很清楚,不僅你知道他是「2」他夠「2」,他也知道我夠「2」,你知道他是「1」,那么他也知道我是「1」。
考核創業公司三板斧別丟,我把公司管理叫做道禮數,使命愿景價值觀是「道」,三板斧是「禮」,具體到了「271」什么頻率,「數」層面,你前面必須「道」這個經,不能念歪了,經不念歪念的是真經,要是前面沒有好的,使命愿景價值觀,你只練了這三個,練到最好你叫什么公司嗎傳銷公司。
這總結一下,創始人思維模式
你不要去糾結模式,不要那么五花八門回到你的使命,你當時建立想干什么,想解決個什么問題,想解決社會(問題)也好,行業也好,什么問題,這就是你們公司在賺錢以外的,那么一點小的想法,堅持這個想法,這個想法為了實現,給自己定一個愿景,那我得總往那去唄,然后后面是可以有戰略和戰略目標,等這個高舉高打的宏觀創始人思維,理清楚的時候,各位創始人請你接地氣吧,把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用在跟人有關的事情上,跟人有關的一些事呢,你親自要做的招聘,你親自要做的培訓,你親自要參與的考核,你考核多少人?你考核公司多少人?是怎么考核的?你要什么結果怎么去考核?你考核什么樣子?你得到什么結果?通過考核都練的步調一致了,你做什么不成?肯定成。今天,我分享到這兒。
原創文章,作者:初欣運營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8874yy.com/1300.html